譯後記
〈從A至Z,給土耳其的安魂曲〉
◎譯者 龔嘉華
二○一三年五月三十一日,塔克辛廣場(Taksim Square),土耳其。伊斯坦堡現存最大的綠地蓋吉公園(Gezi Park)被建商規畫改建為商業中心,引發環保團體關心。土耳其學生及年輕人共同發起了搶救「最後一塊大面積綠地」活動。
一場因都更疑慮所引發的抗議行動,短短數天內,鎮暴警察動用強力水柱與催淚瓦斯壓制公民抗爭,企圖強制驅離民眾,引發血腥暴力衝突,使保衛綠地的環保抗議演變成大規模反政府示威。都更所在地:蓋吉公園,同時是長期人民發表言論的重要場所。言論自由,宗教自由,貧富不均等都是示威的潛在原因。
土耳其,一個經歷千年發展,任歷史主義的天使躍飛而去,至今仍在文明與野蠻之間擺盪的國度。
土耳其歷史最輝煌的時代是其前身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極盛時期其帝國版圖勢力橫跨歐亞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中東及北非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奧地利及斯洛維尼亞,南至今蘇丹及葉門。消滅東羅馬帝國後,鄂圖曼帝國定都伊斯坦堡,並自居為東羅馬帝國的後繼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蘇丹自視為世界之主,更因同時繼承了東羅馬帝國及伊斯蘭傳統,故得以兼容東西文化。
鄂圖曼帝國位處異質文明的交匯地域,且控制不同大陸版塊交流的陸路交通長達六世紀之久,期間,伊斯蘭化及現代化改革陸續進展,使東西文明的森嚴界線日趨模糊。鄂圖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建築工藝的發展更是影響深遠。蘇萊曼大帝(I. Süleyman)在位時,帝國臻乎盛世,十七世紀時領土達最高峰,海軍勢力遍佈地中海。
鄂圖曼帝國是十五至十九世紀間唯一能挑戰崛起歐陸國家的伊斯蘭世界,然而,隨後歐陸國家的發展嚴重衝擊帝國,致使帝國勢力於十九世紀初日趨衰微,帝國於一次世界大戰敗,繼而凱末爾領導了起義,抵禦歐洲列強吞併,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正式告終。
在此歷史脈絡下,不難想見現在土耳其如何在東西方與新舊之間擺盪、掙扎的艱辛。當然,客觀環境的矛盾與困局,正好供養了憂國文人騷客最好的養分,其中,小說裡提及的作家烏古斯‧阿塔(Oğuz Atay, 1934–1977) 即土耳其現代文壇的重要指標。他的第一本小說於一九七一年完成,但直到離世七年後的一九八四年甫問世。 這本小說被譽為二十世紀土耳其最傑出的小說作品,其文字與文化意涵更讓多數譯者卻步,迄二○○八年才出現了英文譯本,德文譯本則遲至二○一一年才出現。阿塔這一輩的土耳其文人大抵對西化深所著迷,由於一九二○年代發生在土耳其國內的一連串改革,使他們對於西方科學與第一世界的庶民文化傾心不已。然而他亦明白,繼承西方現代性的各種意識形態與物質教條,其實也是一種文化殖民,恐將摧毀他孺慕深切的土耳其傳統。這樣的關懷令他難以苟同同一時代的其他作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