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用歷史揭開中東地區的神秘面紗
「阿拉伯之春」之後,中東世界的政治動盪以及伊斯蘭激進派的活動日益擴大,進而吸引全世界的目光。然而會有今日的狀況,背後一定有許多深植於歷史之中的恩怨糾葛,日積月累而成的複雜背景。
「中東」一詞原是以歐洲為中心的地理名稱,而這個橫跨亞、非、歐大陸,人類的文明誕生的地區史可追溯至六千年前,隨著時代的演進,如今的「中東」一詞還兼有伊斯蘭/阿拉伯文化圈的定義。
「中東」這個具有豐富文化內涵,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猶太教與伊斯蘭教的發源地如今在人們的印象之中卻多為「充滿戰亂、恐怖分子橫行」的區域。回顧歷史,中東歷史不論是西洋歷史或是亞洲歷史當中常常是隱而不見的部分,也因此,即便是擴展至世界史時,中東史也常為缺席的狀態,然而中東地區對於整個世界歷史的發展實際上一直都佔有重要的地位。本書作者從西元前一路談到目前常佔據報紙頭版的「伊斯蘭國」,重新敘述整個中東歷史的脈絡,重新找回世界史當中遺失的拼圖。
本書將從「最早的人類小世界」開始,讓讀者逐漸掌握中東歷史發展至今的脈絡,當中不只包括伊斯蘭文化的入門基礎知識,更加入圖解元素使讀者能迅速掌握關於中東的知識、幫助釐清概念。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我們學習關懷本土,了解世界,並從了解的過程中關懷中東這塊土地、族群以及文化。
本書特色
.用兩頁一個項目的形式,以圖解搭配簡單說明的方式,讓讀者能輕鬆了解當時的背景。有帝國興衰過程這類比較正經的話題,也有像是為什麼伊斯蘭教不能吃豬肉、頭巾分哪些包法等輕鬆卻又讓人好奇的議題,相當有趣。
.書中清楚的簡述了中東的歷史,從兩河文明到現代,對國家、朝代、事件都有簡略的介紹,相當全面。作者詳盡地解釋了伊斯蘭文明的優點以及常見的誤解。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
楊裴文
暱稱「杯子」。主修社會學、歷史學,兼職撰稿及日文譯者。琢磨一字一句的節奏,喜歡不同語言所具備的獨特文化及情緒。相信知識與文字的力量,可以為這世界帶來溫暖和改變。
目錄
前言
序章 揭開中東世界的神秘面紗
成為「黑盒子」般的中東歷史
以伊朗人、阿拉伯人、土耳其為主軸拼湊出中東史面貌
將歷史分期,以簡單方法了解複雜的中東歷史
第一期▶多種古典文明並存的時代(西元前三〇〇〇~前五五〇年)
第二期▶伊朗人的霸權時代(西元前五五〇~六五一年)
第三期▶阿拉伯人的霸權時代(西元六三二年~十一世紀)
第四期▶土耳其人的霸權時代(西元十一世紀~十九世紀後半)
第五期▶歐洲各國的霸權時代(西元十九世紀後半~二十世紀中葉)
第六期▶中東地區的獨立與混沌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第1章 何謂中東、何謂伊斯蘭世界?
——我們未曾認識的中東與伊斯蘭世界
◎所謂中東
了解中東,就能掌握世界史和現代世界!
◎伊斯蘭世界的擴張
伊斯蘭世界擴張的三個階段
◎「中東」一詞的由來
所謂「中東」,分布於哪些地域?
◎中東地區
中東生活以廣大的乾燥地帶為舞台
◎伊斯蘭世界與西歐
伊斯蘭世界對西歐造成的衝擊
◎伊斯蘭教
賦予中東世界特別情調的伊斯蘭教
◎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占穆斯林總人口數的兩成以下
◎伊斯蘭的日常生活
不同於西方世界的伊斯蘭時間觀
◎伊斯蘭曆法
伊斯蘭「曆法」融入「信仰」於其中
◎伊斯蘭教與《古蘭經》
為什麼會禁止吃豬肉與飲酒?
◎面紗與鬍鬚
伊斯蘭世界中的面紗與鬍鬚,具有何種意味?
COLUMN
伊斯蘭社會如何挑選出領袖?
第2章 具有多重面貌的中東世界
——誕生於農業地帶、沙漠、地中海等多元地理中的奇幻歷史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發源於伊拉克南部地區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埃及文明
肥沃「黑土」孕育出偉大的埃及文明
◎敘利亞地區
曾經是沙漠貿易中心的敘利亞
◎黎巴嫩
中東與東地中海的接點、獨特的空間——黎巴嫩
◎巴勒斯坦的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的聖地——耶路撒冷
◎廣大的沙漠地區
巨大的交易走廊——敘利亞沙漠與阿拉伯沙漠
◎安那托利亞(小亞細亞)
構成邊陲屏障的安那托利亞、伊朗高原、阿富汗
COLUMN
「土耳其澡堂」的前身是羅馬大浴場?
第3章 伊朗人掌握霸權的一千年間
——伊朗人曾經支配中東地區的兩大王朝
◎從亞述到新巴比倫
亞述開創了中東地區的統一
◎阿契美尼德王朝
伊朗人建立世界最初的大帝國
◎瑣羅亞斯德教(祅教)
曾在中東...
自序/導讀
推薦序一
黃建忠(政大宗教研究所校友會會長、世界遺產協會顧問/國際專業領隊)
台北車站大廳在2015年7月的開齋節湧進六萬名穆斯林移工,盛況空前驚人。台灣的本土穆斯林只有寥寥兩、三萬人,因此過去一般人鮮有接觸伊斯蘭教的機會, 不過目前來台印尼移工人數已達24萬人,包著頭巾的穆斯林女性已是街頭常見的景觀,伊斯蘭教也漸漸顯得不再那麼陌生,不過,我們對伊斯蘭的了解有多少?
簡而言之,一神論源起於亞伯蘭受到神的揀選,改名為亞伯拉罕(意思是多國之父),他就是尤太人與阿拉伯人的共同祖先。基督宗教繼尤太教發展之後興起,兩者系 出同源,但逐漸發展出不同的教義與詮釋,從而彼此漸行漸遠;而伊斯蘭教的創始者(或可稱宗教的改良者)穆罕默德在此宗教氛圍與政治真空時期,恢復亞伯拉罕 原有的宗教象徵理念,加上阿拉伯半島在地的觀念,從而發展出獨特的、符合社會實際需要的伊斯蘭教。
中東是猶太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的發源地,提到「中東」,不少人的腦海中都會立刻浮現「動盪不安、貧窮落後、危機四伏⋯⋯」等等負面印象。這些經年累月得 自外國電視、電影與媒體報導的二手刻板印象,反映的多半是受到特定主觀意識左右、戴著有色眼鏡所看到的景象,而我們自己的觀點和了解是什麼?
「中東」原是一個以歐洲為中心的地理名詞,橫跨亞、非、歐大陸,人類的文明在這個地區誕生,歷史縱深可達六千年,時至今日,「中東」還兼有伊斯蘭/阿拉伯文化 圈的文化定義。中東、伊斯蘭世界、阿拉伯世界乍看之下好像指的都是相同的地方,而事實上,全球約16億的穆斯林人口中,只有兩成分布在中東,人數還不及南 亞;而埃及是擁有最多穆斯林人口的阿拉伯國家,不過在伊斯蘭國家裡卻只能排到第八名。
百年來中東地區的紛擾不曾稍歇,鄂圖曼帝國之後列強入侵瓜分勢力範圍,除了原生的在地部落宗族衝突外,「懷璧其罪」才是真正的原因;國際強權為了爭奪能源而 不擇手段地加深對本區的控制,使得中東政局風雲詭譎,從以阿、阿富汗、兩伊、波灣等多次戰爭以迄「阿拉伯之春」民主運動席捲全域,敘利亞陷入慘烈內戰,不但引發二次大戰後最大的難民潮,「伊斯蘭國」更乘勢而起,不斷在全球發動大規模恐怖攻擊。
《馬上了解中東與伊斯蘭世界》以伊朗人、阿拉伯人、土耳其為主軸,拼湊出中東史的全貌,此「土耳其人」似應寫為「突厥人」較為適當,因土耳其目前是國家名,而 屬於阿爾泰語系一支的突厥族所構成的國家除土耳其外,尚有亞賽拜然、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等等。討論中東也不能不談到庫德人,總數三千多萬的庫德人分布在東土耳其、伊拉克、敘利亞、伊朗等國的廣大區域,庫德語屬於印歐語系的雅利安語系,十二世紀消滅十字軍收復耶路撒冷的名將 薩拉丁即屬庫德族。庫德族是極少數未能建國的主要民族,近年敘利亞、伊拉克都淪為失敗國家,庫德人成為對抗「伊斯蘭國」的主力之一,建國之路似乎見到了一絲曙光,但與土耳其政府之間的衝突亦隨之轉劇。另一方面,「伊斯蘭國」不僅僅是遜尼與什葉派之間千年恩怨的產物,也反映出沙烏地對抗伊朗、甚至俄羅斯對抗 西方的區域角力。
欲了解世界,須先了解亞洲;欲了解亞洲,則必先了解中東。然而中東事務千...
內容試閱
成為「黑盒子」般的中東歷史
人類古文明的起源,來自於中東地區的美索不達米亞及埃及,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歷史常識。
著名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以描述開創希臘全盛時期的關鍵戰爭——波希戰爭為主題,撰寫出文學鉅著《歷史》(Histories)一書。當希羅多德於西元前五世紀到訪尼羅河流域時,看見了建造於距今兩千數百年前、高度達一百四十四公尺的金字塔聳然而立。
此外,在我們讀的史學教科書中,也確實提到了羅馬帝國與伊朗人帝國(波斯帝國)之間,曾歷經長達六百年以上的權力競爭;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伊斯蘭帝國,與北非、歐亞大陸的大部分區域結合成大商業貿易圈等內容。
然而,這樣的中東歷史,卻未曾用一貫的脈絡融入於世界史,而是片段的分散記載於各區域或各國的歷史之 中。也許就是因為中東世界與整體世界史本身發展的關係太過密切,才無法輕易融合到以中國或歐洲為中心的歷史觀中吧。
十九世紀時,當歐洲已經建立起強而有力的政治、軍事、經濟制度,並且進一步在世界拓展殖民地之際,過去曾經對歐洲歷史發展帶來強烈影響的中東世界,此時卻與印度世界、東方中華世界一樣,被歐美列強認為是一個「停滯不動的世界」。
中東豐富的歷史財產,卻是被有意識的忽視、擅自篩選並排列組合,放入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史(西洋史)之中。
中東史被分割成斷裂式,一部分成為「西洋史」的前史,也就是被細分為諸王朝的歷史以及區域殖民地化的歷史發展軌跡來看。
至於在以中華帝國為中心的「東洋史」中,也將中東史輕視為邊境歷史而未予以重視。這樣看來,中東史可說是長期被排除於「世界史」的主軸之外。
以伊朗人、阿拉伯人、土耳其為主軸拼湊出中東史面貌
讀了本書之後就可以明白,若是以中東為中心來思考整體歷史,所謂的「世界史」將會完全變成不同的面貌。
讀者也將能夠進一步理解,若無法描繪中東的歷史軌跡動向,也將無法描繪出均衡、不偏頗的整體世界史模樣。
中東世界的歷史,具備極端複雜且分歧的特性:誕生以來歷經五千年的淬煉,成就出高度成熟的文明、因遊牧民族不斷入侵而錯綜複雜的歷史過程、活絡的廣大商業貿易圈、與歐亞大陸的動向有著緊密互動、具備普遍性的伊斯蘭教之普及等。
也正因為如此,若不一次大刀闊斧地把中東世界的歷史梳理統整好,將會難以掌握世界歷史發展的整體面貌。
也許有些簡略或是未竟之處,但是大膽地劃分出各個歷史時期是必要的第一步。
目前學界有許多種看法及主張,不過我認為,大膽地將中東世界概略劃分為「伊朗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三大民族,並以此三大民族為主軸來理解中東歷史的話,中東史會變得相當簡潔易懂。
不過,伊朗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這三大中東民族,其實是各自在不同時期由周邊地區遷移入中東世界的核心區域,並非是原本就居住在中東中心區域。
西元前六世紀以來,由伊朗人所建立出的中東世界秩序,在西元七世紀之後,由於伊斯蘭化及阿拉伯語的普及,改由阿拉伯人來主導中東秩序,中東大部分區域的居民也逐漸「阿拉伯化」。
居住於中東世界的人們被一併概括視為是阿拉伯人,就是從此時期開始的。
經過了漫長的歲月更迭,各種...
留言列表